“81.5%老人希望孩子回家過節”數字背後隱藏著這樣一個問題:是什麼阻擋了中秋團圓的腳步?來源:新文化報 - 新文化網
  A06版
  ■新聞回放
    中秋節,孩子們回家團圓嗎?325份調查問卷,涉及企事業各行各業“團圓狀態”。80%的同城居住家庭,讓我們覺得吃一頓團圓飯不是一件難事。而且,希望兒女回家吃團圓飯的老人有265人,比例高達81.5%。中秋,老人們最大的願望,還是團圓。不管吃不吃月餅,人一定要團圓。那不能回家可能是什麼原因呢?215位老人選擇了“孩子工作學習忙、生活節奏太快了”,這是一個我們預料到的理由,顯然,老人們用最大的包容,接納我們不能回家這個事實。
    真的很忙嗎?究竟是什麼阻隔了我們回家過中秋的路?
    老人們說,孩子三天趕不回來,國慶回來一樣的;越過節越忙的工作性質,不回來是理解的。社會學專家則直接告訴大家,沒有傳統儀式的傳統節日,只剩下了古詩和月餅,勢必失去它廣泛生存的土壤。而中秋的“短”,遭遇國慶的“長”,被“邊緣化”也在所難免。而且,越來越多的年輕人,因為缺乏與家人的有效溝通,越是節假日越逃避。
    於是,我們發現,不管如何重造中秋氛圍,人們依舊掉入了“傳統”與“現代”衝突的迷局,希望理解和溝通成為走出這“迷局”的密鑰。
  ■越過節,越繁忙
  做工程的 中秋節前後特別忙
    325份問卷充滿了悲情色彩,大李看完整篇報道,想跟我聊聊他的這個中秋節。
    他是做園林工程的,今年37歲。“做我們這行的,中秋、國慶前後最忙。催款、投標,一個事連著一個事。”話沒說完,單位電話打了過來,下午有一個工程投標,領導安排他去。他說,秋天很難熬,春天的工程完工,工人跟他們催要工程款,他們跟甲方催款。“你跟我要錢過節,我跟他要錢過節。”變成一個無限循環的圈,就看誰更有力度,而這個過程通常要一直持續到春節前後。
    催款忙,投標也忙,整天做標書,溝通各環節,一忙就是晚上八九點,“我都快忘了哪天是中秋節。”
    每年中秋,他都在單位值班,今年照樣。母親在長春幫著照看孩子,過節了,送老人回家是他最大的願望。“明天,我先把我媽送回家,跟我爸過中秋。然後,再把我媳婦和兒子送到孩子姥姥家,讓她們回家團圓。再馬不停蹄趕回長春,處理其他事情。”
    這三五年,中秋節都是這樣過的,“好像從來沒有一家團圓過,忙忙叨叨的。”而回家打一個照面,算是最幸福的了。
  女兒在鐵路工作 過節就加班
    期務仿老人今年75歲了,算算女兒回來過中秋節的次數,她笑了,“沒有,越到節假日,她越忙,真的沒有時間。”
    47歲的大女兒在南寧鐵路系統工作,只要一過節,科室全都下基層,整天加班加點在鐵路上運輸旅客,“讓更多的兒女回家過節。”特殊的工作性質,老人明白,全家團聚的時候,總要有人為更多人的回家而回不了家。“我不要求這個,我理解。平時有時間看看我就好。”
    東北到西南,實在太遠了,這樣的“有時間”,常常是一年半到兩年,好在44歲的小兒子和她住在一起,“不能把孩子都攏在身邊。”就這樣,大女兒變成了她這輩子遙遠的牽掛,實在想了,她就坐飛機去南寧。可到了那邊,女兒依舊忙,不能每天陪她,老人就待上兩三個禮拜,“都待夠了,再回家,這樣還能挺一年多。”
    就這樣熬過一年又一年,老人說:“我相信,一旦我真正需要她的時候,她一定會回到我身邊的。”
    所以,一到節日,她會格外心疼女兒,“她又要忙了。”也格外理解她,“工作為重,不用惦記我。”
  兒子在商場 就靠節假日賺錢
    最近兒子的電話越來越少,王鳳英老人知道,過節了,店裡人多,就靠這幾天多賺點錢,他們家團圓從來都在八月十六。
    兒子40歲,商場里承包熟食攤位,一到年節,忙得吃不上飯,她知道就算打電話過去,母子倆也說不上幾句話。晚上打,又擔心打擾他休息,這幾天,70歲的她一直忍著。這七八年,她習慣了這樣的年節假日,就恨自己一身病,不能在店里幫他忙乎。
    孩子們忙,沒空準備吃的,她和小區里的老人們溜超市、逛市場、排大隊,買新鮮水果、蔬菜,坐著公交車,提著一袋又一袋,給兒子送到家裡。“不能幫大忙,買點吃的,還行。”
    這幾天,經常看到月餅攤前,小姑娘扯著嗓子賣月餅,老人心裡不得勁,“我兒子在中秋節前,也這麼拼命賣貨,就指這幾天多賺點。”
    可老人也不理解,“過節吃的,平常都吃,為什麼不能歇一歇,回家跟我們過個節。”隨後,又擺擺手,“算了,老少都不容易。”
  專家說
    跟他一樣忙碌的不在少數。吉林省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付誠說,現在,過中秋節一定要回家的是中年人,他們通常年過四十,更多地關註家庭。任何傳統節日都會帶著家人,回到老人身邊。這種強烈的家庭觀念,不會因為外力改變。但是正在創業期的年輕人,對“團圓”看得較淡,除了“工作忙”這樣的表象外,對待家庭,有一種強烈的利己觀念作祟。他們通常考慮得比較多,比如老人的身體還好,很獨立,“不需要我照顧”。而且,平常也沒有把“照顧父母”這件事放在心上。認為父母不需要我做什麼,不需要我陪伴,他們還沒有老。
    每個節假日,都有人為了我們的回家堅持在工作崗位,比如鐵路職工、民警、交警,還有那麼多服務行業的工作人員,為了讓大家過一個節,他們沒辦法回家團圓。只能“十五的月亮十六圓”,向這些堅守工作崗位的人們致敬。
    同樣,我們希望,中秋節不僅僅是一個商業消費的節日,可以有更多的人,能回家團圓,放下這一天的收入,關照老人的感受,真正的團圓。
  ■有時間,不願回
  28歲的小曹說:不想聽父母嘮叨
    小曹也是中秋節不回家的一員,“回家,那不是過節,是聽他們不停嘮叨。”
    今年28歲的他,租住在單位附近,距離青年路的父母家剛好一小時車程。在外面住了三年,家裡人也不知道他住在哪裡。三天假,不長不短,短途游足夠了,他跟女友一起去吉林拉法山。老媽打電話,問他回不回來,雖然說“不回去”時,感覺到媽媽的失落,可一秒鐘後,立即有瞭解脫感。“回家一次,老爸老媽輪番轟炸,不停地說這說那,吃個飯,也要他們做主,碗里堆滿菜。”團圓飯有種被關愛“膩”死的感覺,讓他不想回家。
    而且,除了吃飯就是問他何時結婚,再沒有別的事情,“枯燥死了,有什麼過的?”
    可爸媽不這麼想,他們說,晚上會看電視,“一起看晚會不是挺好的嗎?”
    “過年看,元宵節看,端午節看,好好一個中秋節還是看晚會,真是無聊。”小曹一直搖頭。
  專家說
    “典型的中國式家長,包辦式、管制式,不給孩子留有空間,讓節日成為年輕人費力躲避的日子。”付誠說,現在這樣的家庭不少,家長永遠不知道孩子已經長大了,孩子永遠不知道父母需要什麼,兩代人就這麼擰巴著,越到節日矛盾越多,導致團圓成為一個很空洞的詞。
    “家長有問題,節日本身的問題也很大。”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副院長田毅鵬認為,作為從農業時代延續下來的傳統節日,那些依托於中秋節日的傳統儀式,在城市無從展開,悄然流逝。而且,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,中秋不是法定假日,忙於工作的人們只能留下月餅的記憶,或是重溫望月思鄉的名句來過精神意義的中秋。以至於中秋節只剩下古詩和月餅,在年輕人中失去了存在的土壤。
  ■兩節近,被邊緣
  中秋回家太疲憊 還是國慶假期長
    “中秋節回家不?”前些天,68歲的老杜給兒子打電話,心裡盤算著,三天,總能回來一天吧?兒子在開會,只說一句:“回頭聊。”
    中午,電話打過來,說不回來了,沈陽還有很多事要處理,不過兒子說:“國慶節,七天我都在家,這三天,我就不回去了。”還說要帶老兩口去旅游。老杜心裡稍微平衡一點,可中秋節跟別的節日不一樣,“回來,吃個團圓飯,再坐火車回去也可以。”
    聊了幾句,電話掛了。他翻日曆,“還要二十幾天。”
    老杜說,這不是第一次了,兒子總是把兩節合併,除非中秋節包含在國慶節里,否則,都是國慶回來。“我們家快沒有中秋節了。”
  專家說
    國慶節和中秋節挨得近,對工作在外地的子女來說,三天疲憊往返,不如國慶七天游刃有餘。田毅鵬說,國慶節回家,由來已久。兩節很近,中秋節慢慢被“邊緣化”,人們更願意把回家聚會的時間安排在“十一”期間。老人按傳統方式過中秋,而對於以70後、80後為主導的“回家過節族”來說,對中秋的理解恐怕更多元一些。而且,一旦把回家過節與老齡化問題關聯起來看待,老齡化和空巢化已成為難以擺脫的困局,在這一意義上,“常回家看看”似乎應該成為常態,而絕不僅僅局限於中秋。
    當我們試圖通過恢復中秋假期來恢復傳統,重造中秋氛圍時,便會發現:我們似乎掉入了“傳統”與“現代”衝突的迷局。在這裡,理解和溝通最有可能成為走出“迷局”的密鑰。
    本報記者 金凱
  (原標題:是什麼阻擋了中秋團圓的腳步?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f02bfnvi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